找到相关内容382篇,用时18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肇论浅释

    之外互相领会其意。在人类思想,即知,无知则不知,不知郎同于木石,今般若名智慧,不可以同于木石,此无疑问。然般若无知,无知之,极难理喻。故又设种种难问。此种种难问,都是从知方面为说,论主一一辨其非是。说明般若非此知。这样,般若无知,已无复可疑问了。但是,般若既非此知,此无知之,究竟怎样呢?此论傅至庐山,刘遗民等,从这方面发生疑问了。圣人之心是异于众人之知,于是要求圣心之异,圣心既异于知...

    单培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3967398.html
  • 佛与山林缘分深

    弘法,结交文人,直至老死。被陈、隋两代皇帝尊为大师,住在京城金陵,常感喧闹嘈杂,不宜坐禅修道,向往清静山林。他梦见一山水佳处,有僧人伸手召唤他,于是就上了天台山。随着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,在...佛与山林缘分深  “天下名山僧占多”,此说由来已久。但是,也有人认为此乃不实之词,确切他说,应是:“天下名山僧建多。”从深层意义上看,中国佛教名山,是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见证,显示出佛教中国化历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2868990.html
  • 莲师心髓祈请文

     业密供龙切勿吉  他阿业化日样堪事  仁珍智托加执章没几  札结尼措沃几措  仁地班玛江括雅佳尼  颂格自嘎顿及拉若  忒丘意西撒拉辛贝修   西岗玛智秋吉尼玛造   莲师心髓祈请颂...  莲师心髓祈请文   尊贵大瑜伽师玛珠仁波切(玛智仁波切),现已七十九岁高龄,是前.后藏区一致公认莲师人间真正化身,也有人尊称他为玛钦神山儿子,他变化身是黑财神。仁波切是现今仍住世为数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3970734.html
  • “不立文字”并非轻视文字般若

    内容和思想自然都是超越了时空限制精华,只是“了义”和“不了义”问题。但是,难道佛经中重男轻女、男尊女卑、歧视女性等个别错误传统思想,我们作为信分子现在还要不加辨别地接受吗?“活生生”佛法... 总之,“不立文字”并非轻视文字般若。中国禅宗走上偏禅道路,其最根本原因就是轻视经教、舍本逐末、舍近求远。我们不能将汉传佛教殊胜禅法这一信中信泛化、庸俗化。 ...

    刘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3285614.html
  • 从《七十七智经》看“法住智”之意义

    《须深经》有谈到法住智之外,《七十七智经》亦是被公认为有法住智具体内容经证之一。  《大毗婆沙论》与《瑜伽师地论》所说七十七中第七为法住智;而《成实》等余论则以“无常”、“苦”及“空、无我”三观,总观三世生缘老死之十一有支,三观虽别,但同趣涅槃总摄为一,故第七名泥洹智,而前六则合说为法住智,并说七十七为七处善中之第二集法观。  从《七十七智经》来勘检《须深经》“法住智”之意义所获得结果就是...

    释开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3554817.html
  • 佛教中学预备班

    未来)三世疑惑所建立是除疑清净,又名为法住智。   简而言之就是由内观训练洞察身与心缘起特性——无常、苦、无我。   什么是道非道智清净?   区分了道与非道所建立,克服了影响内观进展十种禅定染障是道非道智清净。   就是内观过程中初步观法而开始作观者,会生起十种内观禅定染障,即光明、、喜、轻安、乐、胜解、策励、现起、舍、善欲。内观行者则通过观察光明、、喜等十种无常、苦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4253369.html
  • 清净道论·序品

    缚于三界之内坚牢之结。 天子这样问了之后,那位于诸法中得无碍行者、天中之天、帝释中之胜帝释、梵天中之胜梵天、证四无畏、具十力、得无障智及慧眼世尊,为答此义而说此偈: 住戒有...心与慧”,是修习三摩地(定)和毗钵舍那(观)意思。这里是用“心”字来显示三摩地,以“慧”字而名毗钵舍那。“有勤”,是有精进的人。因为精进可以烧尽一切烦恼,故称为热(勤),具此热力的人称为有勤。“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5467941.html
  • 佛教天台宗与绍兴关系(上)

    发展史,笔者以为,有两个人作用是不可不提:这就是天台山佛教开山祖师昙猷和立宗命教 。据《天台山方外志》载:“缁门著迹则爰自东晋昙猷栖神,萧梁定光显圣,洎我陈隋,智者大师立宗命教,因山为家,...,至东晋时,会稽佛教是先于天台山佛教,且对天台山佛教是有一定影响。当然天台佛教后来居上,其原因主要是 创立了天台宗。    顗(538—597),俗姓陈,字德安,18岁投湘州果愿寺出家,初从...

    李能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5080122.html
  • 代敌人受苦观修法

    ,即融入你面前约一公尺处地中,不留一点痕迹。你逐渐感到自身充满金光球金光,而对焦油般黑汁,及其所象徵不良情绪,都越来越淡,越来越不实在。现在你深信自己与清净光及悲光无异,可以承受敌人苦了...有害。   问:此关修法一直在讲发起悲心,若要发起悲心,难道无需智慧吗?我们能只靠发起悲心而期望智慧自来吗?   仁波切:你的确需要悲智兼具。要想发起真正清净悲心,必须有。这个问题大部分要看你把...

    法圣阿康仁波切著 缪树廉 译

    |菩提心|观修|自他相换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01443134383.html
  • 由认识到信仰

    佛义大觉,其体为。在透视事物时间上说,佛有三达智,通达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人事。在修养觉悟过程上说,佛有三类智慧:即A、一切,小乘罗汉,由断见思烦恼证真空理而得,亦名真谛,近似哲学者所...知事物纵方面,深入法性,穷其底蕴,叫做“如所有”,二是从知事物横方面,普遍了知一切法相智慧,叫做“尽所有”,从这两种智慧上说,认为佛陀是一位无物不知,无事不晓大觉智者,未尝不可。 二、...

    竺摩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2344892.html